关于普化公益/ About Us

       我们是由甘肃籍个人发起的公益助学事业。根据国家计划"乡村振兴"先振学通过搭建“普化一对一资助”助学平台使双方直接互动,精准有效扶助山区困境学生学业、留守儿童成长,以及生态保护等,尽可能的均衡教育与社会资源,提升自我从而回馈社会。现有义工为兼职,另有自己的工作,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管理费。资助款均由资助人直接汇给孩子或家长,也无需通过我们转交。

      我们于2021年3月注册了“天津市武清区普化公益助学中心”非营利性公益社会组织,有相应的法律合规手续。但就实质来说证书远没有资助人和义工的发心支持重要。我们什么都不是,也不需要是,我们只是个“爱”得以流通的管道而已,实不敢为天下先。当您需要我们支持、反馈信息的时候我们义工随时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议;当资助人和受助人顺利沟通后,平时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完全可以当我们不存在。因其无有,故能入于无间,每个人做自己所能做的即可。

      我们用心关注的只有~生命!

      唯愿各位时时保持善念、安详、快乐!


公益捐款

Promotional video

宣传视频

一对一助学

一对一助学

查看更多

助学动态

助学动态

查看更多

物资精准捐赠

需求物资信息 闲置物资信息 已结束物资

精神成长

精神成长

常见问题

查看更多

资助人详细指引

一、资助目的与意义:

1、 种树育人。主要目的是培养资助人及其孩子、和被资助孩子、义工树立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带孩子看到家庭以外广阔的世界,培养更大的格局和心胸,发自内心愿意无偿支持他人,并因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;

2、 其次,经过深入了解后,如有可能,可帮助受助家庭通过自行劳动,拓宽经济收入来源渠道;

3、 物质资助是次要的,金额不限,只是个工具,通过这个工具联系起以上四者,实现上述目的,最终摆脱物质和二元认知的束缚,达到精神上的提升。

 

二、 资助流程:

1、 您对某位学生有初步资助意向,实名注册-登录后点击“与家长沟通”,您直接电话或微信电话(如有)联系受助人家长。

      务必请先和家长沟通,基本确定资助意向后,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、了解学习情况,如有需要可以再和班主任联系。否则多人与该班主任联系后又不资助,班主任会搞不清楚状况。

2、 资助人沟通并确定长期资助后,请务必三日内在"个人中心"填写资助计划反馈给我们,则会被其他人重复资助。我们需要反馈给当地学校或义工。同时会将此学生移至已资助名单中。

3、 提醒:前几次沟通要用电话或微信电话、视频联系,是为了让对方能够看到微信好友申请,并确定手机另一头是谁在和自己沟通因为有些家庭共用一个手机,并且家长不大识字或不会用微信,所以会导致家长长期不看微信、不会添加好友、不会打字、以为您是诈骗电话而拒接或不配合(可发个短信告知)小孩子或亲戚拿手机自行回复、等等情况,曾经也因此出现只用微信文字沟通而在语气、意思等方面发生误会。

 

三、不同阶段学生每年花费的参考数据(具体到每个学生情况有所不同):

1) 大学生花费每年约2-3万元:公办大学学费住宿费每年5000元左右;但很多学生成绩一般,只能考上三本民办大学、大专,其学费住宿费每年1.5-2.5万,其中自己贷款8000元以内,不足部分自付;生活费每月约1000元;

2) 高中生花费每年1.2万元:每学期约学费、书本费杂费2000元以内、住校每月生活费500-600元、租房每年2000元以内;

3)初中生花费每年约6000元:每学期约书本杂费300元左右,住校每月生活费300-500元、租房每年2000元以内;

4)而在家住的小学生花费每年只有2000元以内:每学期书本杂费约180元,如果在家住生活费花费不高每月50-150元以内。在镇上租房的另外会有不等的租房费用。

5)普化可以寻找两三个资助人资助一个学生,以达到以下每月最低标准:每位小学生200元、初中生300元、高中生600元、大学生800元。

 

四、据此及过往经验,总结以下指引供参考:

1、 由于双方存在方言障碍、个别受助人家长的聆听、表达能力有限、以及可能的认知局限等,要想做好此事资助人真的需要付出较大的耐心。质量重于数量。

2、 资助金额及物品无最低限制,量力而行(每年资助几百元也可),直接微信转账或邮寄给受助人、或学生班主任,无需通过中心和义工转交。但不建议只单纯给予物质金钱上的资助,来换取自己内心的某种感觉,这样做意义不是最大化。

3、 贫困家庭一般有多个孩子,所以也可以多个资助人共同资助一户家庭或一位学生,不要给资助人自己造成压力。

4、 资助双方孩子年龄如果相差不大,共同语言会更多一些,有助于快速建立更亲密的感情。寒暑假可以互相来往住一段时间,让双方孩子切身体会不同的生活环境对认知的提升。

5、 经常让自己的孩子或自己与被资助孩子、家长多视频聊聊天,如有机会可以见个面,双方培养出亲切感。通过言传身教,尽可能的让双方孩子及家长共同成长、互相学习。建议一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,通过切身感受而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。

6、 可不定期与班主任电话了解下孩子在校的情况,看有无措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。

第一,沟通班主任不是为了核实真假,而是为了了解在校情况,帮助学习成长,并要考虑孩子的自尊。

第二,如果沟通后不资助,后面其他人再联系,班主任会困惑,怎么会有不同的人联系。

7、 随缘行善!不要有一丝丝期望被资助人会感恩或永远记住自己等各种想法,只是单方面自愿的付出,确实能因付出而快乐。因为那种期望可能会无法实现,自己会落入受害与痛苦,偏离了付出的本意。损而不竭,施不求报,善为仁也。

8、 当被资助人表示不再需要,或产生误解矛盾等,自己能及时回看。自己觉得不愿再继续资助的,由资助人向受助人充分表达真实想法后,告知我们中心及时解除资助,不要使自己内心受到伤害。

9、 对于受助家庭收支的具体金额,一些受助人家长确实不太清楚,有时出于自身利益甚至会动一些小心思,出现这些现象要保持一颗平常宽容的心态,恰当沟通和容忍。种树育人,有些改变是需要时间的,慢慢来!

10、  部分受助人家长文化水平不高,微信不会用或文字看不懂,只会接打语音。那就只能通过电话沟通,但孩子一般都会说普通话或用微信。

11、  家里不用的衣物、日用品、书籍等都可联系寄往。受助人刚开始会觉得有些陌生,客气推辞等现象属正常,告诉他们别客气。也可寄给别的受助人。

12、  受助人出于感激,可能会返寄一些家产的农产品,可以接受,互有往来。

 

三、问:我想资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……?

1、     由于偏远农村从小学开始教学质量普遍不如城市,村小学一个班也就两三名学生,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也无法从小跟踪指导孩子学习。因此多数情况下,农村孩子学习成绩大多一般,成绩优秀的孩子比城市比例要低。所以更需要资助人花一些时间和精力,在物质资助之外,给予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更多的关注。

2、 当然,农村也有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,只是比例略低,且也不一定属于家庭贫困的情形。

3、 目前占较大比例的资助人只希望资助小学生,导致剩余贫困初高中生、大学生难以被资助。目前小学、初中阶段的学费国家是免除的。实际上初高中生、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住校或租房学习,并且高中和大学学费书费住宿费也需自付,生活成本要远远比小学生高,父母供养压力更大,再加上如有长辈的医疗支出,一个高中、大学生甚至就可以压垮一个农民家庭,所以更需得到资助。

4、 懂事方面,农村孩子由于从小就帮家长干活,懂得替家长分忧,部分孩子内心会成熟一些。

5、 对资助人来说,无论孩子目前学习成绩是否差些,或是已处于初高中、大学阶段,我们所做的只是单纯用心陪伴,孩子个体未来的人生轨迹是任谁也无法预测的。除非资助人自己的孩子正在小学阶段需要匹配年龄以外,如果我们的发心只是单纯为了资助受助学生完成学业,那资助各阶段学生实质上并无不同。知其不同,是见其表也;知其皆同,是知其本也。舍不同而观其同,则可游心于物之初。

如果受助孩子和资助人孩子离开大学后,只顾着自己,心里只有大房子和豪车等,那我们并没有达到资助效果。他们必须先提升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,再去帮助更多的群体,能认识到整个人类甚至世间万物都是一个共同体。我们帮助了一个孩子,这个孩子还能去帮助十个人,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。

 

 

普化公益助学中心

2020年6月1日


资助人—资助系统使用指南

   (1)首页— 一对一助学—查看更多;或右上角导航栏— 一对一助学—最下方— 登录后查看更多;

62282c29bdbfa.jpg   


(2)可条件筛选—选择学生后 查看详情;


623596c83edb1.jpg   622cca217a7a6.png


(3)和TA结对—(查看指引后)与家长沟通—未登录,转至登录界面。

  

(3)登录或注册:

Ø  首次登录须先注册—我是资助人—填写真实姓名与匹配的手机号等信息—登录;

Ø  登录界面—登录;或右上角导航栏最下方—登录—资助人登录。有三种登录方式,建议绑定微信下次登录方便。

623597349ea08.jpg     62282e50ec331.jpg


(4)个人中心—我的申请—填写资助计划、提交—等待审核通过。

 

6235981c9f299.jpg

   (5)如果选择资助的是女大学生,则须先与义工沟通后,再在“个人中心—我的申请”中查看信息。

   (6)个人中心—我的结对—成长记录,可发布该学生学习情况、与孩子互动、日常生活照片等,作为永久保存的成长记录;

   (7)个人中心—证书下载,可下载捐助证书、修改证书资助人姓名。(修改后如网页显示仍为旧姓名,需要清除浏览器缓存重新登录、或更换浏览器登录即可。但不影响点击下载证书所显示的姓名会即时更改。)

6255710c1d44f.jpg

    (8)个人中心—我的贴子,可发布、管理互动留言中的帖子。


    (9)个人中心—修改密码:默认密码为手机号。


2022年3月9日


我想资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……?

1、 由于偏远农村从小学开始教学质量普遍不如城市,村小学一个班也就两三名学生,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也无法从小跟踪指导孩子学习。因此多数情况下,被资助的农村孩子学习成绩大多一般,成绩优秀的孩子比城市比例要低。所以更需要资助人花一些时间和精力,在物质资助之外,给予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更多的关注。

2、当然,农村也有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,只是比例略低,且也不一定属于家庭贫困的情形。

3、 目前占较大比例的资助人只希望资助小学生, 导致剩余贫困初高中生、大学生难以被资助。实际上初高中生、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住校或租房学习,并且高中和大学学费书费住宿费也需自付,生活成本要远远比小学生高,父母供养压力更大,再加上家人的医疗支出,一个高中、大学生甚至就可以压垮一个农民家庭,所以更需得到资助。例如:

1)高中生花费每年约1万元:每学期约学费、书本费杂费2000元、住校每月生活费300-500元、如有租房每年2000元;

2)初中生花费每年约6000元:每学期约书本杂费300-370元,住校每月生活费300-500元、如有租房每年2000元;

3)大学生花费每年约2-3万元:公办大学学费住宿费每年5000元左右;但很多学生成绩一般,只能考上三本民办大学、大专,其学费住宿费每年1.5-2.5万,其中自己贷款12000元以内,不足部分自付;生活费每月约800-1000元;

4)而在家住的小学生花费每年只有2000元以内:每学期书本杂费约180元,如果在家住生活费花费不高每月50-150元以内。在镇上租房的另外会有租房费用。

4、 懂事方面,农村孩子由于从小就帮家长干活,懂得替家长分忧,部分孩子内心会成熟一些。

5、对资助人来说,无论孩子目前学习成绩是否差些,或是已处于初高中、大学阶段,我们所做的只是单纯用心陪伴,孩子个体未来的人生轨迹是任谁也无法预测的。除非资助人自己的孩子正在小学阶段需要匹配年龄以外,如果我们的发心只是单纯为了资助受助学生完成学业,那资助各阶段学生实质上并无不同。知其不同,是见其表也;知其皆同,是知其本也。舍不同而观其同,则可游心于物之初。

如果受助孩子和资助人孩子离开大学后,只顾着自己,心里只有大房子和豪车等,那我们并没有达到资助效果。他们必须先提升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,再去帮助更多的群体,能认识到整个人类甚至世间万物都是一个共同体。我们帮助了一个孩子,这个孩子还能去帮助十个人,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。



资助过程中为何要资助人自己去日常沟通?

对于一些资助人提出的疑惑,例如日常对方家长、孩子不主动交流;或言语、礼貌上觉得不舒服;怀疑自我做资助的意义等,我们提出一些观点供参考。


在我们看来,资助指引第一条资助目的:“培养资助人及其孩子、和被资助孩子、义工树立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带孩子看到家庭以外广阔的世界,培养更大的格局和心胸,发自内心愿意无偿支持他人,并因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;”。这里没提及被资助孩子的家长,因为我们主要聚焦于孩子的成长、习性、将来社会适应性等等,而其家长数十年建立的认知通过这种浅显方式是很难改变的,所以我们不对少数家长的认知、价值观、礼貌、习性、甚至小心思等改变有所期望,他们只是孩子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助缘。


就资助人来说,指引中“物质资助是次要的,金额不限,只是个工具,通过这个工具联系起以上四者,实现上述目的,最终摆脱物质和二元认知的束缚,达到精神上的提升。”精神层面的提升必然要在具体事件中进行。


1、资助学生也只是提供给大家的一种工具,一种用双方生命陪伴达成的工具,通过对陌生人的付出也是达到使这个顽固的“我”、“我的感觉”逐渐消融的一种手段。倘若资助中有碰撞产生,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时候,最重要的是观察是什么导致“我”不舒服了,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经常发生,如果不能使“我”自动化的反应弱化至消除,那说明资助这种工具对己未起作用。不断“破“除自我旧有认知,“立”了再“破”,才能不在原地踏步。


2、指引中提到“不要有一丝丝期望被资助人会感恩或永远记住自己等各种想法,只是单方面自愿的付出,确实能因付出而快乐。因为那种期望可能会无法实现,自己会落入受害与痛苦,偏离了付出的本意。损而不竭,施不求报,善为仁也。”


3、除了给钱“只是发钱的机器”,我们还能付出些什么?可否再付出些精力、时间走进对方的生命,为一些事情主动负责?如果在生活中内心有个前提“我做了什么,所以不用我说,对方就应该主动做什么”,那就是一堵很高的墙立在中间。例如名单中有班主任电话,“可不定期与班主任电话了解下孩子在校的情况”;视频聊天介绍一下自己和家庭,给孩子买两件衣服、买个台灯、课外书等,“不建议只单纯给予物质金钱上的资助,来换取自己内心的某种感觉,这样做意义不是最大化”,仔细观察自己莫要有细微的“救世主”心理。我们也在不断完善,现资助不同家庭的孩子最多不超过两名,一名最佳,因为质量重于数量,可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宝贵的。


4、城市人很忙,从决定资助到解除资助,我们都要求资助人自己与对方家庭沟通,随机去磨合、碰撞;每月汇款也是资助人自己去做,哪怕只一句“谢谢”或简单聊两句,这也是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沟通机会,而不是一年转一次钱然后就“江湖两相忘”。为了给双方创造尽可能多的沟通机会,我们能不代劳的就建议资助人自己去沟通,哪怕是解除资助,也是一个绝好的回看自我的锻炼机会。


5、在资助过程中,如果心里有任何的怀疑顾虑,第一时间与第一人沟通。有疑惑直接向家长或孩子询问,而不要想当然的猜测,例如对方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些场景、异常头像、背景等等,往往猜测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。


6、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如果不小心起了嗔心,那让我们回到当初为何要做资助的那个“发心”再背后的“地方”,在那个“地方”应该可以看到答案。


大家如有资助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的建议,欢迎提给我们一起探讨。如果资助过程中觉得被资助家庭经济情况已好转无须资助的,那祝贺这个家庭,也告知我们剔除。就公益来说,如果做,我们就欢欢喜喜的做,否则不如不做。愿各位时时保持善念、安详、与快乐!


普化公益助学中心


2021年5月1日



互动留言

查看更多